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感覺良好”乘組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全部安全順利出艙,結束“太空出差”,回到闊別半年之久的地球,為中國航天迄今最長一次太空載人飛行畫上一個圓滿句號。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二十一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第二次載人飛行任務。
而在這條歷時三十年的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之路上,高校作為輸送航天工程人才、技術的重要陣地,在其中發(fā)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中,航天員、空間站、核心艙、載人飛船、運載火箭、測控通信、空間實驗室等各項任務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僅有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等國防強校貢獻了重要力量,青島理工大學、東華大學、天津中醫(yī)藥大學、中北大學等高校也在此次航天任務中,為“神舟”保駕護航!
順利返回,高校立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從順利發(fā)射升空到首次快速返回,這段“出差”時間,北航人始終牽掛、全程參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弘教授團隊研制的多模光電探測裝備,在此次神舟十三號返回艙著陸過程承擔了返回艙空中大視場觀測及航天員地面搜索任務,在黑障區(qū)返回艙的搜索跟蹤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團隊研發(fā)的多模目標光電探測裝備,極大提升了我國返回艙光電探測裝備的跟蹤精度與速度,為保證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確保了返回著陸過程中的萬無一失,被應用于神舟十二號等系列航天器的返回過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于勁松教授團隊開發(fā)的航天器故障診斷系統(tǒng)已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連續(xù)可靠運行630天。作為國家新一代航天飛行控制平臺關鍵系統(tǒng),團隊突破多項難題,實現高精度、高效率航天器異常檢測、故障診斷和預測預警服務,支持了火星探測和空間站等多個重大航天任務。
2021年11月7日、12月26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完成兩次出艙活動,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首次有女航天員參加的出艙活動。這次和聶海勝一起“護航”出艙任務的是北航宇航學院2003級本科校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tǒng)總體主管設計師張偉。
2021年12月9日和2022年3月23日兩次太空授課,為全國青少年帶來奇妙又精彩的太空科普課。在地面主課堂中國科技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月宮一號總設計師、首席科學家劉紅在地面同步實驗現場介紹長期自制生存所需要的生命保障系統(tǒng)——月宮一號。
這6個月間載人航天工程戰(zhàn)線上的廣大北航校友,傳承弘揚載人航天精神,為任務圓滿成功保駕護航。
中國空間站系統(tǒng)總設計師楊宏院士是北航2013級校友,全程參與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任務,先后參加神舟一號至六號的設計、試驗和發(fā)射任務,主持天宮一號、天和核心艙的成功研制。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tǒng)總設計師黃偉芬是北航1981級校友,先后8次將航天員送上太空,被譽為中國航天員的“女教頭”。副總設計師吳志強、張萬欣等都是北航校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是北航1981級校友。
在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副總指揮、總設計師、副總設計師等高級技術和管理人員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北航校友,眾多空天報國的北航人以擔當實干為建設航天強國貢獻力量。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持續(xù)參與神舟、天宮、天和、天舟等系列研究,數百項科技成果助力載人航天,其中多項技術應用于本次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
出艙活動中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順利完成了機械臂懸掛裝置與轉接件的安裝任務,本次安裝任務的機械臂懸掛裝置和部分轉接件由哈工大和中科院長光所聯(lián)合研制,機械臂轉接件能把長度10米的核心艙機械臂同長度5米的實驗艙機械臂組合起來,實現雙臂間電氣和信息的互聯(lián)互通,機械臂懸掛裝置帶有巧妙的抱爪結構,能夠根據指令自動捕獲、鎖緊或釋放轉接件為轉接件艙外長期駐留提供保障。
在中國空間站建設過程中,從神舟十二號到神舟十三號,從天和核心艙到天舟貨運飛船,哈工大多項技術和成果有力支撐飛行任務。
材料學院武高輝教授團隊采用自主知識產權的光學級鋁基碳化硅(SiC/Al)復合材料技術,突破了傳統(tǒng)反光鏡徑厚比的極限,保障了航天員出艙活動的順利進行。
材料學院流體高壓成形技術研究所與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一院組成合作團隊,成功研制出整體結構復雜異形氧氣輸送管件,為保障航天員長時間出艙活動期間的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材料學院王浪平教授團隊攻克了空間對接機構核心零件的表面強化難題,并研制了離子注入與沉積工業(yè)化裝備,為空間對接機構上50余個核心零件的表面強化提供了設備條件。
機電學院趙杰教授團隊研制的空間對接機構地面測試系列裝備,圓滿完成了空間對接機構研制各階段的地面測試,確保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中歷次空間對接任務的萬無一失。
航天學院齊乃明教授團隊研制的多維、高保真零重力裝調及試驗的系列裝備,圓滿完成了核心艙機械臂總體裝配和各階段的地面測試。
航天學院龐寶君教授團隊開發(fā)的空間碎片撞擊在軌感知技術在天和核心艙得到成功應用,該技術可在艙體遭到空間碎片撞擊時,為航天員和地面控制人員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提供依據,保護航天員安全。
航天員在天和核心艙做健康監(jiān)測所使用的超聲設備來自深圳開立醫(yī)療的X5彩色超聲成像系統(tǒng),航天學院沈毅教授團隊參與了該項目的設計與研制,取得多項關鍵技術突破。
材料學院周玉院士創(chuàng)新群體王亞明教授課題組、苑世劍教授團隊和航天一院合作攻關,分別研制的火箭伺服系統(tǒng)耐磨動密封涂層輕量化蓄壓器殼體和整體五通件兩項技術成果,馮吉才教授團隊張秉剛教授課題組協(xié)同航天六院研制的銅鋼電子束焊接技術,機電學院姜洪源教授團隊研制的金屬橡膠阻尼環(huán)等成果,成功應用在搭載天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為中國空間站和航天員持續(xù)輸送物資。
化工與化學學院黃玉東教授團隊完成了神舟系列飛船12號逃逸系統(tǒng)發(fā)動機噴管擴散段關鍵技術的研制任務,為保證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哈工大將勇?lián)教斓谝恍!凹獗笔姑掷m(xù)助力中國航天,攜手同行,一起向未來!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超輕多孔材料課題組為神舟十三號飛船返回艙研制了泡沫鋁吸能部件,從而降低了宇航員的著陸沖擊,為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提供支撐。東南大學超輕多孔材料課題組在生物科學與醫(yī)學工程學院副教授何思淵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戴戈的共同努力下,借鑒多孔結構仿生設計,進一步發(fā)展了多孔材料的設計理論,拓展了性能范圍,為衛(wèi)星等國家工程研制了多樣化材料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并取得應用成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神舟十三號送三名航天員進入空間站生活六個月,航天員在整個任務期間的健康和安全是載人航天探索任務的核心問題, 也是航天醫(yī)學領域的首要任務之一。
神舟十三號飛船入軌后,與空間站核心艙進行徑向交會對接,這也是神舟飛船首次進行徑向交會對接。航天器對接時存在一定的相對速度,由于航天器的質量大,對接時產生的動能比較大,為了減少對接過程中會產生的震動和撞擊,對接機構內部采用了電磁阻尼器消耗對接能量,航天學院王小濤副教授團隊研發(fā)了一套電磁阻尼器高低溫測試系統(tǒng),測試空間環(huán)境下電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測試系統(tǒng)目前已經應用到包括神舟十二號、十三號飛船在內的多個神舟系列飛船任務中。
自動化學院王莉教授領銜的“智能配電系統(tǒng)”團隊面向空間站等載人航天任務,開展航天器智能并網控制及保護技術研究。針對空間站組合體復雜構型后各飛行器帆板遮擋引起的能源均衡配置和使用問題,建立控制模型,將固態(tài)功率控制器技術應用于空間站系統(tǒng)各智能配電器中,實現功率的通斷控制和安全保護;采用智能并網控制技術實現空間站系統(tǒng)多飛行器之間能源系統(tǒng)并網供電,解決了能源的最優(yōu)利用和統(tǒng)一調配問題。
應航天員中心、上海宇航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委托,南航機電學院張得禮副教授領銜課題組,參與研制“水下機械臂及其智能控制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逼真地模擬了空間站出艙活動的機械臂轉運以及定點作業(yè)支持工況,是出艙活動任務工程實驗驗證和航天員訓練的重要保障。
在航天飛行過程中面臨失重、亞磁場、噪聲、輻射等特殊環(huán)境,航天員的健康狀態(tài)對于航天任務的完成有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對于長期飛行。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豐俊東副教授領銜的核技術與航天醫(yī)學工程課題組,聚焦航天特因環(huán)境,服務航天員健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有不少研究項目為空間站建設提供保障:航空學院文浩教授團隊“空間結構在軌自主組裝的動態(tài)控制”;姚衛(wèi)星教授團隊“空間站伸展機構疲勞評估與試驗驗證”;王志瑾教授團隊“空間站柔性太陽翼設計”;自動化學院吳紅飛教授團隊“空間站大功率電源系統(tǒng)”;機電學院田威教授團隊“核心艙復雜結構原位多機器人協(xié)同裝配技術”;航天學院陳金寶教授團隊“機械臂和展開機構”;王小濤教授“空間在軌機器人”;陳傳志副教授“新型空間弱撞擊對接機構及其柔順控制技術”……這些研究均為空間站核心艙順利研制提供了技術支撐作用。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
在張伯禮院士的領導與具體指導下,天津中醫(yī)藥大學與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成立了中醫(yī)藥航天聯(lián)合實驗室,研究中醫(yī)藥航天理論、方法、技術,并研制相應的航天產品,如中藥制劑、穴位刺激裝置。2021年,由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與天津中醫(yī)藥大學、上海中醫(yī)藥大學等單位聯(lián)合研究的成果——“航天中醫(yī)藥學基礎構建及應用實踐”獲得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在空間站里特殊的環(huán)境下,航天員的身體會發(fā)生一系列變化,將中醫(yī)藥傳統(tǒng)理論與我國的航天實踐相結合,創(chuàng)建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航天醫(yī)學體系,是適應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為宇航員提供健康保障的需要。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在軌使用了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郭義教授團隊聯(lián)合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天津大學、浙江大學研究的便攜式穴位電刺激裝置,享受中華傳統(tǒng)醫(yī)學智慧的結晶,為航天員身體保駕護航,傳統(tǒng)針灸走向宇宙。
西北工業(yè)大學
作為“三航”領域領軍人才搖籃的西工大,始終與中國航天事業(yè)緊密相連。神舟十三的成功發(fā)射的背后,依然有西工大人的辛勤耕耘。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回收著陸分系統(tǒng)主任設計師賈賀,連續(xù)四次參加飛行任務,擔任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神舟十一號、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回收著陸分系統(tǒng)發(fā)射任務的青年突擊隊隊長。
活躍在神舟十三幕后的西工大優(yōu)秀學子和精英團隊還有很多:
在神舟十三發(fā)射現場接受采訪的校友,是航天學院2010級本科生陳牧野,在本次任務中承擔著重要工作,也已經參加多次發(fā)射任務。
西工大空天結構技術團隊發(fā)展了航天器復雜結構系統(tǒng)動力學響應優(yōu)化設計方法,實現飛船整流罩及逃逸支撐結構創(chuàng)新設計,有效提高了系統(tǒng)動力學性能并顯著減輕重量。
西工大工業(yè)設計團隊所設計的神舟飛船的艙內環(huán)境、儀表與照明系統(tǒng)和艙載人機設備的工業(yè)設計和工效設計與評價從神舟八號沿用至今;天和核心艙的色彩方案、布局方案、照明與通風、機械臂控制臺、睡眠區(qū)和衛(wèi)生區(qū)等多處重要區(qū)域仍然采用或部分保留了西工大載人航天工業(yè)設計團隊概念設計理念。
國防科技大學
國防科大空天科學學院張青斌團隊在此次任務中參與了某軟件的研制任務,為搜救指揮控制系統(tǒng)提供了空中飛行管道和落點區(qū)域預報等重要信息支撐,守護航天員回家驚心動魄的“最后十公里“,保障了此次返回任務的圓滿成功。繼成功保障2019年嫦娥五號、2021年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回收任務之后,這是團隊開發(fā)的飛行管道快速預測軟件第三次執(zhí)行回收搜救保障任務。
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太空環(huán)境感知與應用團隊助力天和入九天。氣象海洋學院太空環(huán)境感知與應用團隊緊緊圍繞我國深空重大任務保障需求,與某保障單位密切溝通、通力協(xié)作,基于已有條件和研究基礎,并有針對性地與國內優(yōu)勢力量精準融合,緊前開發(fā)出地球電離層、行星際和火星環(huán)境等模型,為時間窗口選擇及火箭發(fā)射等任務提供了有效支撐,持續(xù)為測控雷達修正、“天問一號”和“嫦娥五號”探測器效能評估和任務規(guī)劃等提供輔助決策信息。
國防科技大學空天科學學院羅亞中團隊參與天宮空間站運營任務規(guī)劃系統(tǒng)研制工作。該系統(tǒng)是實施空間站建造與運營核心地面系統(tǒng),團隊承擔了總體層規(guī)劃業(yè)務模型算法開發(fā)與軟件研制工作。
國防科技大學作為大國工程的人才搖籃,也源源不斷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è)提供有力支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1978年進入國防科技大學應用力學系學習飛行器結構強度設計專業(yè),2006年起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長期從事載人航天工程總體設計及技術管理工作,參與組織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任務(載人飛船工程)的研制和飛行試驗技術工作,主持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務(空間實驗室)和第三步任務(空間站)全面技術工作,為實現我國載人航天技術跨越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項、一等獎1項。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多項技術為神舟十三號貢獻了科研力量。
在能在電視機上用“火箭視角”看到噴射的尾焰、遠離的地球、分離的瞬間……,這些來自高速飛行火箭上震撼人心的一幕幕,離不開北理工研制的高效視頻編解碼技術。自2005年首次應用于長征火箭以來,該項技術不斷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品升級,持續(xù)為“神舟”系列飛船的發(fā)射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將火箭飛行動態(tài)的珍貴圖像實時傳回地面。
在對接過程中,北理工研制的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信號處理機和微波應答機信號處理機發(fā)揮作用,為空間交會對接任務提供了重要的相對定位測量信息。
當航天員們在太空中想欣賞美景圖片或者想看個電影休閑一下,都可以通過北理工參與研制的航天員全沉浸感虛擬現實心里舒緩系統(tǒng)軟件來實現。
神舟十三號發(fā)射任務,有許多北理人的身影:載人飛船系統(tǒng)總指揮何宇,是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2007級博士生;總體設計部總體室主任牟宇是2000級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校友;空間站系統(tǒng)副總指揮敬錚,是2000級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校友;空間站系統(tǒng)副總設計師朱光辰,1995年畢業(yè)于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產品保證經理(副總師)鄭偉,是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1997級本科生、2000級碩士生;空間站系統(tǒng)主管設計師李學東,是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2010年博士生;航科五院總體部載人月球探測總體室副主任黃克武,是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2011級博士生;空間站系統(tǒng)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問天實驗艙總體主任設計師張嶠,是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2012級博士生;空間站系統(tǒng)儀表與照明分系統(tǒng)副主任設計師張?zhí)煜?/span>,是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2010級碩士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空間站任務總調度樂天,2012年畢業(yè)于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
哈爾濱工程大學
在神舟十三號遨游太空的背后,哈爾濱工程大學多位校友為“神舟”護航。
95-421 校友吳華,擔任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 "0 號指揮員 "。發(fā)射過程中,發(fā)射場的最高調度員是 "0 號指揮員 ",喊出 "5,4,3,2,1,點火!"。從進入發(fā)射程序到點火,0 號指揮員要下達上百個口令,對發(fā)射程序要爛熟于心。
80-221校友汪浩平,擔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副院長,曾主持負責國家重點型號火箭固體發(fā)動機研制,是航天科技集團火箭發(fā)動機專業(yè)組織副組長,參與我國火箭發(fā)動機和固體推進劑發(fā)展規(guī)劃的編制工作。
86-431校友陳建新,擔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502所副總師,是我國深空探測航天器設計領域專家,長期致力于深空探測領域研究和工程實踐。主要研究領域是空間機器人、航天器控制等。
87-441校友李彬,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工作,擔任神舟飛船制導導航與控制分系統(tǒng)主任設計師,負責飛船分系統(tǒng)設計、實驗驗證和各階段測試工作,獲得“中國載人航天突出貢獻者”稱號。
90-341校友李貧,擔任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高級工程師,參與制定、編寫了大量保障計劃、實施方案和應急預案,先后攻克發(fā)射場汽輪機、風機振動故障分析處理等難題,獲得神舟飛船發(fā)射任務金質獎章、中國航天基金獎等榮譽。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航天可視化團隊自主研發(fā)的深空探測三維實時可視化技術,再次披掛上陣應用到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當中。據介紹,該項技術久經檢驗已經非常成熟,可將航天器拉近到地面控制人員眼前,實時精準展示飛行器的運行軌道、姿態(tài)以及位置等信息,成為執(zhí)行任務時重要的輔助系統(tǒng)。
據了解,復雜網絡與可視化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團隊由長江學者趙正旭教授領銜,服務國家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測工程。由航天可視化團隊研發(fā)的深空探測三維實時可視化技術,多次為飛行任務提供關鍵技術支持和工程保障。截至目前,航天可視化團隊參與執(zhí)行了近30次航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測工程任務,深空探測三維實時可視化系統(tǒng)的可靠性不斷得到驗證,在工程任務中發(fā)揮關鍵作用。
東華大學
航天服是典型的高科技產品,每一次升級都蘊含著科研人員的智慧和汗水。從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到即將發(fā)射的“神舟十三號”,從解決艙外航天服外層防護材料問題,到研發(fā)設計航天員系列專用服裝,東華大學科研團隊參與了每一代航天服的設計。
“中國航天服不僅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更以飽含中國元素的設計代表國家形象,彰顯新一代‘飛天’的風采。”東華大學航天員服裝研發(fā)設計團隊負責人、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李俊透露,航天服在研發(fā)過程中使用到的新技術,也同樣推動著更多特殊行業(yè)的服裝,乃至普通人日常服裝材料和裁剪技術的進展。
鄭州大學
從神舟七號到到神舟十三號飛船,航天員使用的出艙宇航服頭盔面窗和相關塑料件都是由鄭州大學的團隊所研制。面窗組件是航天員在外太空活動時觀察外界的窗口,可以說是宇航員的“眼睛”,它不僅要給航天員提供一個清晰、良好的視野,也是航天員生命保障最關鍵的部位之一。
2005年以來,鄭州大學國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經過科研攻關,終于突破了航天和軍工塑料制品的成型和模具技術,成功研制出太空工作站用新一代航天服面窗、新型戰(zhàn)機光電作戰(zhàn)頭盔護目鏡等關鍵防護裝置,為“神舟”系列飛船與“天宮”實驗室交會對接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作出重要貢獻,榮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獎”。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周祚萬教授科研團隊配合航天五院總體設計和研制部門,開展了長效、廣譜無殘留抗菌材料及相關產品研制,參與完成“天宮1”“天宮2”“神舟11”等載人航天工程相關科學試驗和技術保障任務,突破了載人航天用抗菌材料系列化和工程化應用技術,支撐了我國空間站艙內材料選型、表面微生物清除和修護等技術體系。
中北大學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研制的“地面測試臺”和“黑匣子”助力長征2F運載火箭成功升天,為航天強國建設增添新動能。在地面測試階段,該校儀器與電子學院研發(fā)的數據記錄器及記錄器地面測試臺,完成了在飛行試驗前期的大型地面試驗數據記錄及回收工作;研制的交直流變換器測試臺、模擬指令變換器測試臺、圖像綜合控制器測試臺、直流變換器測試臺、指令變換器測試臺、指令盒等地面設備,為箭上單機的考核與研制提高了效率,縮短了飛行試驗的研制周期,節(jié)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同時,長征2F運載火箭搭載的“黑匣子”,全部由該校儀器與電子學院研制,主要承擔了火箭飛行過程中關鍵部位力學參數的采集和多路圖像數據的存儲任務。
西安交通大學
空間機械臂是空間站重要設備,而視覺系統(tǒng)則是空間機械臂的“眼睛”。西安交通大學科研團隊為空間機械臂裝上明亮的“眼睛”,使空間機械臂在視覺系統(tǒng)的引導下順利完成成艙段轉位、懸停飛行器捕獲、輔助對接、貨物搬運、輔助航天員出艙等任務。
自2007年起,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鄭南寧教授就帶領科研團隊參與空間站機械臂視覺系統(tǒng)研制。西安交大王飛教授是項目的承擔人,他和團隊齊心協(xié)力,從事空間站機械臂視覺系統(tǒng)設計、軟件開發(fā)與硬件產品的研制工作。歷時十余年的攻堅克難,先后圓滿完成了原理、電性與正樣產品的研制任務。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載人空間站建設任務空間站系統(tǒng)總設計師楊宏,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84屆校友。楊宏是我國載人空間飛行器技術專家和學術帶頭人,歷任載人飛船總體室副主任、總體副主任設計師、載人飛船副總設計師、“天宮一號”總設計師、空間站系統(tǒng)總設計師等職務,1984年畢業(yè)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信息論專業(yè)。1991年起開始新型返回式衛(wèi)星的研制工作,1992年進入中國載人飛船總體室從事飛船總體設計工作。
此外,還有包為民、楊孟飛、張榮橋、王志剛、熊群力、陰和俊、麻永平等一大批西電航天人在這一戰(zhàn)線拼搏,他們?yōu)橹袊教靿羲{圖的實現奉獻著源源不斷的西電力量。
天津科技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師董穎懷和王巖帶領的精密與特種加工研究團隊成功研制了“空間機械臂維修專用工具”等配套產品,為我國空間站的建設與運營做出了貢獻。
機械學院教師董穎懷、王巖,帶領團隊成員劉佳軍、朱貴升、孟令坤、殷杰、王安康、石健等研究生,克服了研發(fā)周期短、技術難度大等難題,進行了裝備設計、理論研究及仿真計算等工作,為我國首個長期在軌運行的機械臂艙體表面巡檢、航天員出艙等任務順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英雄凱旋,母校榮光
北京大學
出征的航天員中,唯一一位女航天員王亞平,是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畢業(yè)生,如今在北京大學心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時隔八年,太空再次迎來中國女性航天員。8年前,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出征太空,成為了繼劉洋之后進入太空的第二位中國女航天員。2021年10月16日,王亞平二度出征太空,成為進駐中國空間站的首位女性,也成為中國首位出艙的女航天員。
此次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進行航天醫(yī)學、微重力物理領域等科學技術試驗與應用,開展多樣化科普教育活動,王亞平給同學們帶來新的太空禮物,也鼓勵青少年們“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清華大學
出征的另一位航天員翟志剛是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校友,他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中擔任指令長。2008年9月,翟志剛執(zhí)行神舟七號飛行任務并擔任指令長,是第一位出艙活動的中國人。
今年適逢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è)30年,正是基于中國航天“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長久執(zhí)著,航天人一步一個腳印穩(wěn)穩(wěn)前行,直至成功推開空間站時代的大門。也正是經歷了鍥而不舍地太空筑夢,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即將成為現實,收獲到為夢想而奮斗的豐厚回報。浩瀚宇宙,夢想無垠,為“筑夢星空”的中國航天人點贊!為中國高校點贊!揚帆起航 逐夢九天
中國高校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航天人
奔跑在科技強國路上
為中國航天夢不懈奮斗
星空浩瀚 探索無界
向天圖強再立新功
航天報國再創(chuàng)奇跡
祝福中國 點贊中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