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載人飛船返回艙
——光耀史冊的舉國會戰。
錢學森曾經說過,“航天是系統工程,不能靠我一個人,要靠一大堆人。”在所有航天工程中,載人航天是系統最復雜的。
立項之初,工程有7大系統,到空間站階段增加至14大系統及上百個分系統,參與單位多達上千家,涉及數十萬科研工作者。僅以航天員搜救為例,除工程相關參研參試單位外,還涉及外交、交通等多個部門,各個戰區和陸??哲?,以及地方政府、醫療單位等,上萬人參與其中。
“實施這樣宏大的工程,沒有黨中央集中統攬,沒有全國大協作,是不可想像的。”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深有感觸。
大協作并不意味“人海戰術”的簡單疊加,而是資源更為合理、更加科學配置;“一盤棋”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有問題共同商討、有困難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風險共同承擔”。
載人航天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一場“大兵團作戰”。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至今對載人飛船研制歷程記憶猶新。飛船由13個分系統、涉及300多家協作單位,船上裝有300多根電纜、600多臺設備、8萬多個接點、10萬多個元器件、50多萬條軟件程序,每一個焊點、每一根導線、每一行語言都不能錯。神舟一號研制過程中,僅一個火工鎖就進行了100多次可靠性試驗,飛船第一次聯試用了200多天時間。因此,被大家譽為“萬人會戰造神舟”。
2021年初乍暖還寒,決戰空間站建造的沖鋒號吹響,從大漠戈壁到天涯海島,從生產車間到測控點號,打響了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節奏最快、參與單位最多的科技大會戰,決心在2年內完成11次飛行任務、建成中國空間站。
為此,專門成立任務總指揮部,統籌指揮各次發射、返回任務;按照“扁平高效”原則壓減層級、理順關系,任務期間成立聯合工作組,進一步加強歸口管理,確保協同動作;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方案預案,密切聯動防控技術風險、管理風險、輿論風險;特別針對空間站艙段研制攻關時間緊、任務重、標準要求高等特點,組織兩支隊伍同步研制兩個實驗艙,極大促進優勢互補、協同共進,加快研制進度,加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確??臻g站建造任務順利推進、“后墻”不倒。
“西安的發動機、天津的太陽能電池、河南的電連接器、上海的推進劑、四川的元器件……只要總指揮部一聲令下,前一天還在各自的工廠里,第二天就能‘飛’到北京的總裝車間?!庇袑<胰绱诵稳菖e國體制的巨大優越性。?
大國重器橫空出世的背后,還有無數幕后的辛勤付出。每逢重大任務,數以萬計的公安干警、警衛人員和通信、電力、氣象、交通、醫療等行業員工堅守各自崗位,共同筑起堅固的安全保障;一波又一波新聞記者奔走一線,用生花妙筆為載人航天事業鼓與呼;成千上萬科研人員的家人,默默扛起照顧家庭的重擔,為他們撐起堅強后盾……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如此堅如磐石的群眾基礎,是中國載人航天屢創奇跡的堅強靠山和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