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17日,第四屆電子信息工程與計算機技術國際學術會議(EIECT 2024)在廣東深圳召開,山東省空間碎片監測與低軌衛星組網重點實驗室張慶海教授,研究生肖遙、李冰川、趙慶劍應邀參會并作學術報告。
本次論壇由暨南大學、中山大學聯合主辦,暨南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中山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聯合承辦,南開大學、深圳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空天地一體化綜合業務網全國重點實驗室聯合協辦,旨在“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工程”等領域提供一個共享科研成果與前沿技術,跟蹤學術發展趨勢,拓寬研究視野,加強學術研究與交流,并推動學術成果的產業化合作。
會議上,實驗室參會研究生針對各自研究方向分別做了口頭匯報。
肖遙分析了空間目標檢測技術對于空間態勢感知的重要意義,針對光學監測下的太空圖像提出了一種基于RT-DETR的輕量級空間目標檢測網絡。模型采用改進的EfficientViT主干網絡,將參數和計算量分別減少 58.8% 和 60.3%,實現模型的輕量化處理,并利用CIoU定位損失函數彌補輕量化帶來的精度損失。實驗結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夠有效兼顧精度和效率,相較于其他目標檢測算法具有更優異的性能。
李冰川分析了太空環境中空間碎片的危害與“凱斯勒效應”,針對傳統預報方式算力要求高或精度低等問題,提出LSTM-BP網絡結構。該結構通過對時間序列的學習,能夠有效捕捉歷史數據與未來數據的隱含關系,能夠將基于SGP4模型的解析誤差進行修正,有效降低了原有誤差。這一方法在提高預報精度的同時能夠有效彌補LSTM模型訓練過程中的梯度不穩定現象,為衛星軌道預報提供了新的思路。
趙慶劍分析了促動器的應用現狀,針對實驗室主動反射面數字孿生實驗平臺,設計了一款基于基于直流電機的促動器,設計采用直流無刷電機作為驅動元件,滾珠絲杠作為傳動機構,提出加入激光測距傳感器來實時檢測位移情況。選用LabVIEW為上位機,STM32單片機作為主控制器,通過RS485總線與上位機連接,并進行實驗,通過了大行程、高精度、大負載等設計要求,該設計為未來大型天文設備和精密工程領域提供了新的思路。
實驗室積極支持研究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掌握科技前沿動態、拓展科研思維,并激發學術熱情。未來,實驗室將持續推動研究生積極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著力培養具備全球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為學校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注入新動力。